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致富技术 > 正文
    购物车
    0

    桃树整形要合理,提质增效是关键

    信息发布者:程村18333710088
    2019-01-29 16:25:01   转载
    桃树在我国有着悠久的种植历史,树形也是五花八门,除传统的自然开心形外,还有主干形、Y字形等新奇的树形,针对果农关注的不同桃树树形的整形修剪,给出果农以下建议。

    (1)主干形

    树体结构:一株树只有1个直立的永久性中干,中干上的横向枝全都为临时性结果枝。30厘米左右的枝是最好的结果枝。成形后树高2.5米左右,冠径控制在1米以内。


    整形修剪:幼树期要扶直中干,结果后要防止上强下弱。冬剪应以疏为主,少用短截,下部可选留中长结果枝(30~50厘米),上部可选留细短结果枝(30厘米左右)。总的修剪原则是:去粗留细、去直留斜、去长留短、去老留新。


    (2)Y字形

    树体结构:主干50厘米左右,在主干上选留2个与行向垂直的主枝,主枝与主干夹角30°~40°。主枝上直接着生结果枝,多采用长枝修剪。沿行看群体结构呈“Y”字形,树体高度2.5米。


    整形修剪:①二主枝的培养:幼树以培养树形为主,干高30~50厘米,定干高度60~70厘米。选择两条生长势好、枝芽饱满、方向正的枝条做二主枝,通过支、拉、坠等方式将主枝角度固定在40°~50°角。②结果枝组的培养:主枝上不留侧枝,只留培养结果枝组,每个主枝上培养9~11个结果枝组,平均分配在主枝两侧,相距40~50厘米。待到盛果期,如枝组过密,可适当疏除部分枝组。所有枝组都培养在主枝的背斜下方,与主枝成60°~70°夹角。③结果枝修剪:只留20~60厘米的中庸结果枝,大枝组留5~6个,中枝组留3~4个,小枝组留1~2个。

    (3)病虫害防治

    桃树冬季怎样管理?怎样防治病虫害?对此,记者专访了四川成都天府新区宗富水果种植专业合作社高级果技师裴忠富,他提醒广大种植户应注意以下关键性管理技术。

    修剪:幼树待新枝长至20厘米左右时,保留最上边一条新枝,其余枝条留5~6厘米短截。主干长至1米时用竹杆扶直主干。疏除下部过低、过强旺的枝条;疏除过密、伤、病、虫枝;短截没有长够高度的主干延长头,一般一年生树留25条枝左右。

    挂果树把最下部骨干枝修剪成单轴,然后甩放。骨干枝留3~4个,多则疏除。疏除过强旺的枝条,特别是中上部的强旺枝枝条。疏出过密、病、虫、伤枝。

    病虫害防治:桃疮痂病果实上的病斑初为绿色水渍状,扩大后变为黑绿色,近圆形。枝梢受害后,病斑呈长圆形浅褐色,后变为灰褐色至褐色,有隆起,常发生流胶。

    防治方法:①冬剪彻底剪除病梢,清出果园,减少病源。②栽植密度合理,树形适宜,降低果园湿度。③萌芽前喷80%五氯酚钠200倍加3~5波美度石硫合剂;落花后半个月至7月份,约每隔15天,喷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或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

    桃褐腐病幼果发病初期,呈黑色小斑点,果实生长后期发病较多,染病初期呈褐色。

    防治方法:①冬季剪除病枝,摘除病僵果,收集烧毁。②芽膨大期喷3~5波美度石硫剂+80%五氯酚钠200倍,花后10天至采收前20天用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每10~15天喷雾一次。

    桃蚜成虫和幼虫群集叶背,被害叶片从叶缘向叶背纵卷,褪绿,并排泄黏液污染枝叶,抑制新梢生长,引起落叶。

    防治方法:①冬季清除枯枝落叶,刮除粗老树皮,剪除被害枝梢,集中烧毁。②保护好蚜虫天敌,如草蛉、瓢虫等,尽量少用广谱性杀虫药剂。③早春在桃芽萌动,用菊酯类农药喷一次。

    桃潜叶蛾潜叶蛾以蛹在被害叶片上结白色丝茧越冬。5月~9月属为害期,幼虫潜入叶内食取叶肉,在上、下表皮之间形成弯曲隧道,造成落叶。

    防治方法:①清除果园落叶杂草,集中深埋或烧毁。②蛹和成虫羽化期用25%灭幼脲三号悬乳剂1000倍或20%杀灭菊酯1500倍,喷雾较好效果。

    桃球坚蚧壳虫5月~6月为若虫卵化盛期,初卵化的若虫分散到小枝条上为害。

    防治方法:①在成虫产卵前,将枝条上的雌虫介壳捋掉。②果树发芽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合成洗衣粉200倍液、5%柴油乳剂喷施。若虫孵化期(5~6月)用80%敌敌畏1000倍或48%乐斯本2000倍液喷雾。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